鄒曉雨擔任銅冠(廬江)礦業公司動力運轉中心維修班班長已經有4個年頭。四年時間,他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、每一件事,在他心里,“為企業做好服務”是他作為企業一分子最重要的使命,也是他對維修工作最深刻的理解。
2017年3月,鄒曉雨主動申請,來到了這座新建礦山。剛進入動力運轉中心不久,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擺在了他的面前:由于副井井筒出水量大,從馬頭門進入就像是過了“水簾洞”,操作人員下井,常常還沒開始工作,衣服就已經濕透,重要儀器、設備更是得裹上雨布才能進入井下。鄒曉雨看在眼里,也記在了心里。他帶著當時動力運轉中心僅有的4名維修工,從制作安裝集水環開始,再到架設井口的積水棚,連著忙活了兩個星期,終于將水“治服”。此外,副井罐籠運行不穩也遭到了工友們的抱怨,“你看,罐籠跑起來響個不停,還差點把我的腰扭了!编u曉雨得知后,馬上帶著隊伍投入到副井鋼管道的整改中,從上到下一截一截改了個遍,才從源頭解決了這個問題!霸绞请y,越要上!编u曉雨總說,“做服務不能怕吃苦,工作中遇到難題,就想辦法,找對策!敝骶兜V溜槽襯板磨損太快,他在襯板表面制作存礦槽;主井箕斗檢修和910檢修存在上下交叉作業的風險,他提出建設推拉式活動封閉平臺;850米中段破碎系統礦倉鎖口需要經常更換維護,他帶著維修人員用廢舊定錐襯板制作加強型鎖口;動錐打運升井,他想出用四組輪對超長型平板車打運的辦法,避免了超重大件進罐籠時引起的瞬間下沉……對待工作,鄒曉雨是個“有心人”,為確保動力運轉中心各系統能夠正常運轉,他的工作時間幾乎都扎在了生產一線,很多努力都做在了設備發生故障之前。鄒曉雨積極推行“預維修制度”,將關注點放在了設備的日常運行狀態上,也因此及時發現了多項設備隱患。今年以來,銅冠(廬江)礦業公司設備突發性故障率降低,設備維護、襯板更換的計劃性增強,維修質量得到進一步保障。
如今,動力運轉中心維修班組也增加至14人。人數雖然增多,然而員工技能參差不齊卻讓鄒曉雨犯了難。經過思考與調研,他覺得最好的辦法是“團結一切力量,發揮各自專長”。為此,他一方面利用業余時間,通過自學、請教技術管理人員,提升個人技能水平;另一方面,他通過班組會定下制度,讓班組成員有章可循;同時聚齊人員對班組環境進行全面整頓,大家一同制作了平臺、貨架,將維修物品分類擺放整齊,并完成了維修班停車棚的制作和安裝。
(薩百靈? 王樹辰)
? |